乳腺癌醫(yī)案2例
來源:濟寧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28瀏覽:
(一)醫(yī)案一
初診:張某,女,56歲,2021年02月12日就診。
主訴:乳腺癌術后半年放療后3個月,咳嗽、咳痰、憋喘半月。
現病史:患者乳腺癌術后半年,放療后3月,近期感咳嗽、咳痰,無發(fā)熱,輕微胸悶不適,在呼吸內科住院,診斷為乳腺癌術后、放射性肺炎,治療效果不佳。舌紅苔薄黃,脈細數。
西醫(yī)診斷:①乳腺癌術后;②放射性肺炎。
中醫(yī)診斷:①乳巖病(氣陰兩虛證);②咳嗽病。
治法:益氣養(yǎng)陰,宣肺平喘。
方藥:生脈散麻杏石甘湯加減。
黃芪30g,太子參15g,麥冬10g,五味子10g,丹參15g,麻黃9g,細辛3g,黑順片10g,地龍15g,蟬蛻10g,炒僵蠶10g,苦杏仁10g,石膏30g,甘草9g,魚腥草30g,浙貝母15g。10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二診(2021年4月7日):服上藥后,癥狀減輕,仍感口干,血糖偏高,血糖為8.2mmol/L,大便2次/天,舌脈同上。治以益氣養(yǎng)陰生津為主,方選生脈散、白虎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,佐以止咳化痰。處方如下:黃芪60g,太子參15g,麥冬10g,五味子10g,石膏30g,甘草9g,浙貝母15g,山藥30g,山萸肉10g,澤瀉10g,牡丹皮10g,生地黃15g,熟地黃15g,茯苓15g,翻白草30g,知母10g,荔枝核15g。10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三診(2021年7月6日):患者訴生氣后出現胸悶、氣短、易醒,舌紅苔薄黃脈細。治以疏肝理氣。處方如下:柴胡15g,麩炒枳殼10g,白芍24g,甘草10g,黃芪20g,降香10g,桔梗15g,厚樸15g,合歡皮15g,郁金20g,猴頭粉2袋,陳皮15g,川芎15g。6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按語:患者乳腺癌術后放療,中醫(yī)認為放射線屬于火熱毒邪,放療之邪毒侵襲,耗傷正氣,灼傷津液,導致氣陰兩虛,肺失濡潤,肅降無權,肺氣上逆可出現咳嗽、咳痰等癥狀。方中黃芪、太子參、五味子、麥冬益氣養(yǎng)陰;丹參活血化瘀;麻黃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可清解肺中熱毒;魚腥草、浙貝母清熱化痰;地龍、蟬蛻、僵蠶均為動物之品,可止咳化痰平喘,現代藥理也證明,蟲類藥有抗炎抑菌、舒張支氣管、改善肺功能等藥理作用。此外,方中細辛、附子溫助陽氣、防止寒涼、滋陰藥物過于苦寒,傷及脾胃,并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之意,以溫肺散寒、止咳平喘。全方共奏益氣養(yǎng)陰、清熱止咳、解痙平喘之功,患者咳嗽癥狀有效改善。二診患者有口干、血糖升高癥狀,故仍為陰虛津傷之證,陰虛津不上承,故口燥咽干,故改為益氣養(yǎng)陰生津為主,方選生脈散、白虎湯、六味地黃湯加減,并佐以化痰止咳。三診患者治療中因情緒波動,心情不暢致胸悶、氣短、睡眠易醒等肝郁之象,改為疏肝理氣為主,調暢患者情志,防止肝郁化火,灼傷肺津,后服用中藥1個月余,放射性肺炎消失,乳腺癌病情穩(wěn)定。
(二)醫(yī)案二
初診:周某某,女,63歲,2021年6月1日就診。
主訴:乳腺癌術后半年余,胸悶1個月。
現病史:乳腺癌術后半年余,胸悶,失眠多夢,手足麻木,時有乏力,納可,舌質淡暗,苔薄白,脈沉弦滑。
西醫(yī)診斷:乳腺癌術后。
中醫(yī)診斷:乳巖(肝郁氣滯證)。
治法:疏肝理氣散結,佐以健脾益氣。
方藥:以丹梔逍遙散加減,
牡丹皮15g,梔子15g,柴胡15g,茯苓15g,炒白術15g,炙甘草10g,白芍15g,黃芪30g,靈芝15g,貓爪草30g,夏枯草20g,猴頭粉2袋,浙貝母15g,海浮石 30g,蜂房9g,醋鱉甲10g,北沙參10g,麥冬10g,太子參15g,黃芩10g,桂枝15g,葛根30g,威靈仙20g,黃精30g,仙茅10g。12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二診(2021年6月14日):服上藥后,癥狀減輕,時有左側下腹部疼痛,大便正常,舌紅苔薄黃,脈細。治以疏肝理氣為主,方選四逆散合金鈴子散加減。處方如下:柴胡15g,麩炒枳殼10g,白芍24g,甘草10g,炒川楝子12g,延胡索18g,丹參15g,赤芍15g,黑順片10g,醋五靈脂10g,生蒲黃10g,猴頭粉2袋,桂枝10g,茯苓15g,澤蘭10g,莪術15g,三棱15g,石見穿15g,醋鱉甲10g。7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三診(2021年06月22號):患者訴上述癥狀減輕,大便次數多,舌紅苔薄黃,脈細。處方如下:葛根15g,黃芩10g,黃連6g,甘草10g,石見穿15g,半枝蓮20g,白花蛇舌草30g,黃芪30g,薏苡仁30g,猴頭粉2袋,炒白扁豆30g,山藥30g,龍葵20g,豬苓30g,烏梅15g。10劑,水煎兩遍,每日一劑,早晚分服。
按語:乳腺癌患者大多平時易生氣,后因患癌手術治療,患者緊張、害怕、心情不暢,故多見失眠多夢、胸悶、氣短、乏力等癥狀,方中以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郁、清熱除煩為主,配以貓爪草、夏枯草、威靈仙、浙貝母、海浮石、蜂房、鱉甲以清熱化痰、散結抗癌,合以太子參、白術、茯苓、黃芪、靈芝、沙參以健脾益氣、養(yǎng)陰扶正,肝脾同調。二診患者癥狀減輕,出現左下腹部疼痛,仍以疏肝理氣為主,方選四逆散、金鈴子散,佐以活血化瘀之桂枝茯苓丸、失笑散以活血止痛。三診患者出現腹瀉,以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治標為法,加以清熱解毒抗腫瘤藥物,并兼重調補脾胃扶正,收效良好。